深海稀土開采與海洋能協同系統
隨著全球能源與資源需求的增加,深海稀土開采和海洋能的協同發展逐漸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日本JOGMEC在沖繩海槽部署的波浪能供電平臺便是這一技術融合的典型案例。這一平臺利用波浪能轉換效率達到43%,為5000米級采礦車提供持續的動力供應,解決了深海礦產開采中能源供應的難題。
該平臺驅動的采礦車主要用于采集富含稀土元素的富鈷結殼,其采集率達到92%,極大提高了資源回收效率。此外,在稀土提取過程中,所需的能耗比傳統陸地工藝降低了約五分之一,這為降低開采過程中的碳排放與能源消耗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得益于波浪能的穩定供應和高效利用,深海稀土開采的能源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減少了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
在礦產提取技術方面,采用多金屬硫化物原位電解冶煉工藝明顯減少了運輸過程中的能耗,達到了89%的節能效果。這種新型冶煉方法利用海底的自然條件進行資源提煉,大幅降低了傳統礦石運輸所需的能量消耗,提高了整體作業效率。
英國海底資源公司提供的數據進一步證明了這一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性。通過氫燃料電池備份系統,平臺能夠保障連續作業240小時,為深海采礦提供了持續而穩定的電力供應。與傳統陸地礦的采礦成本相比,該系統的采礦成本為$218/噸,而陸地礦的采礦成本則為$510/噸,顯示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
此外,德國科考船在進行深海采礦活動時驗證了聲學驅魚裝置的有效性,這一裝置有效地保護了海洋生態系統,確保了生物擾動率低于3%,從而減少了深海采礦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深海稀土開采與海洋能的協同系統為全球稀土資源的高效、綠色開采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通過波浪能與高效采礦技術的結合,不僅能夠有效解決能源供應和資源回收問題,還為深海開采的可持續發展鋪平了道路。這一技術的應用將推動全球礦產資源的綠色發展,促進清潔能源與環保技術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