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遠海漂浮式核能海水淡化平臺
中核集團開發的深遠海漂浮式核能海水淡化平臺,采用了一體化小型核反應堆(電功率60MW)與多效蒸餾裝置相耦合的創新技術。該平臺能夠每天生產10萬噸淡水,且噸水電耗為1.2kWh。這一技術方案的實施,不僅提高了淡水生產效率,還大幅度降低了能源消耗,為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平臺的設計考慮了惡劣海況,特別是在極端天氣下的表現。其抗17級臺風系泊系統能有效保障平臺的穩定性,使平臺的位移始終保持在50米以內,確保在強風浪環境下仍能穩定運行。
此外,淡水輸送管道的抗腐蝕設計使其使用壽命達到了30年,這對于深遠海平臺的長期運營至關重要。在海洋環境中,腐蝕問題一直是海洋設施的主要挑戰,而這種管道的設計能夠有效延長系統的服務年限,減少維護和更換的頻率,從而降低運行成本。
沙特紅海項目進一步驗證了該平臺的技術優勢。除了提供淡水,平臺還能夠供電并制氫,采用聯產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該平臺生產的氫氣純度達到了99.97%,成本為每公斤1.8美元,極具市場競爭力。這使得平臺不僅能為沿海地區提供淡水,還能為氫能產業提供綠色能源支持,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的發展。
在阿聯酋,平臺配套建設了容量為1.2億m3的海底儲水庫,這一儲水庫能夠有效解決沿海城市40%的用水需求。通過儲水庫的建設,平臺能夠確保在海水淡化過程中生產的水資源能夠被充分儲存和利用,從而保障當地居民的水資源供應穩定,尤其在干旱季節更具意義。
這種深遠海漂浮式核能海水淡化平臺的應用為全球多個沿海地區提供了創新的水資源解決方案,不僅為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提供了新途徑,還推動了海洋能源和氫能產業的雙重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這種平臺有望在更多區域得到應用,幫助全球應對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和能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