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冰蓄冷技術?是一種利用夜間低谷電力制冰并儲存冷量,在白天高峰時段釋放冷量的技術。其基本原理包括制冰、儲冰和融冰三個主要步驟:??制冰過程?:在夜間電網負荷較低時,利用制冷機組運行,通過制冷劑與水進行熱交換,使水結成絮狀冰晶。這些冰晶儲存在蓄冰池中。儲冰過程?:生成的冰塊被儲存在蓄冰池中,蓄冰池可以采用土建方式或鋼架結構,并附帶保溫層以減少能量損失。融冰過程?:在白天電網高峰時段,停止運行空調壓縮機,利用夜間儲存的冰塊通過融冰過程提供冷量。融冰時,空調回水通過板冰機蒸發器,與冰層進行熱交換,降低水溫,然后通過水泵輸送到空調系統中。自動化制冰,提高生產效率。廣西冰片滑落式動態冰適用范圍
動態冰蓄冷與靜態冰蓄冷的優缺點:動態冰蓄冷相比靜態蓄冷具有以下優點:1.系統運行穩定,適應性強。2.可充放電次數多,可以滿足變化的負荷需求。3.空調末端設備可以相對較小,可以節省建筑空間。4.由于制冷量分散,可以降低其制冷設備的能耗。5.設備單價較低,適合中小型建筑應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點:1.制冷能力受制于制冷機組的制冷量。2.系統維護難度較大,需要配備專業技術人員。3.系統管路需要考慮蓄熱容器的溫度波動,保溫以及壓力等問題。惠州動態冰適用范圍極寒環境下,冰體可能表現出類似液體的流動特性,被稱為動態冰。
系統構成的主要設備:主機端部分、冷水機組;空調循環水泵,冷卻水循環泵(潛水泵)、空調區域(空調末端主要設備)、全空氣空調處理機組(包括新風機組),風機盤管。夏季提供冷凍水(7/12℃);冬季提供熱水(45/40℃)。空氣源熱泵是一種利用空氣中的熱量作為能源,通過電能驅動的壓縮制冷循環系統,實現對建筑物進行供暖、供冷及提供生活熱水等功能的高效節能設備。其工作原理基于逆卡諾循環,利用制冷劑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蒸發和冷凝過程,實現熱量從低溫熱源(即空氣)向高溫熱源(即建筑物內或熱水系統)的轉移。
蓄冷的應用:美國:60%以上建筑物已使用蓄冷技術;韓國:3000m3以上新建項目已立法需裝蓄冷空調項目;日本:投入使用的蓄冷建筑項目已達10萬個之多;適合采用蓄冷系統用戶:峰谷電價差越大越適合,按現有國內電價水平,3:1電價差時,新項目3年內收回投資,舊項目改造需要3~5年收回投資;白天用冷特別大,晚上用冷少,如辦公樓、車間空調、啤酒、乳業、食品飲料廠等;用冷負荷大,年運行時間長,每年用冷電費超過100萬元的用戶;當地有節能獎勵政策;部分負荷運行時間長、負荷變化較大的用戶,蓄冷空調夜間機組滿載高效進行蓄冷,白天放冷過程只需要調整冷水流量即可滿足負荷變化要求,機組基本不用部分負荷低效率運行。研究表明,動態冰中的微粒可能保存著古老的生物樣本。
制冰方式的分類:根據制冰方式的不同,冰蓄冷可以分為靜態制冰、動態制冰兩大類。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制冰結冰,冰本身始終處于相對靜止狀態,這一類制冰方式包括冰盤管式、封裝式等多種具體形式。動態制冰方式在制冰過程中有冰晶、冰漿生成,且處于運動狀態。每一種制冰具體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和適用的場合。投資比較: 冰蓄冷空調系統的一次性投資比常規空調系統略高(只機房部分,末端設備與常規空調系統相同)。但如果計入配電設施的建設費等,有可能投資相當或增加不多,甚至可能投資降低。自動化生產流程,減少人為誤差。廣西冰片滑落式動態冰適用范圍
自動化生產,減少人力資源投入。廣西冰片滑落式動態冰適用范圍
蓄冷的分類:蓄冷分水蓄冷、動態冰蓄冷以及靜態冰蓄冷。頭一代靜態冰蓄冷系統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技術,主要有盤管式或冰球式,有投資高、效率低、控制復雜、能耗高且放冷速度慢等缺點,屬于已經被蓄冷行業淘汰技術,第二代靜態冰蓄冷技術,主要為片冰式,效率較低且對安裝空間要求嚴格,適用于一些特殊應用場合。動態冰蓄冷是通過“過冷水”和“促晶”的工藝制取冰漿,效率與第二代靜態冰蓄冷相比可提高15~30%,且維護成本低,安裝方便。廣西冰片滑落式動態冰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