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顯示模組通過雙屏貼合 + 分光棱鏡技術,實現一塊模組正反兩面單獨顯示。在金融 POS 終端中,3.5 英寸雙面屏模組正面顯示交易金額,背面同步展示廣告或會員權益信息,使營銷轉化率提升 25%。技術關鍵點在于光線管理:采用半透半反鏡(BSF)將背光分為兩束,正面亮度保持 1000nits,背面亮度 400nits,確保兩側可視性均衡。教育場景中,雙面屏電子桌牌模組可一面顯示參會者姓名,另一面展示會議議程二維碼,提升會場管理效率。未來顯示模組將向輕薄化、智能集成化、能源自給化演進:材料創新:石墨烯電極替代ITO,提升柔性屏導電性與可靠性;工藝突破:原子層沉積(ALD)實現納米級涂層均勻覆蓋;功能融合:集成太陽能電池的自供電模組,可在戶外場景實現“零外接電源”工作;交互升級:壓力感應、心率監測等傳感器與顯示模組深度融合,催生“可感知的顯示屏”。隨著MicroLED巨量轉移技術成熟與量子點發光器件(QLED)量產,顯示模組有望從“單一信息輸出載體”進化為“智能交互終端”,重新定義人與數字世界的連接方式。防水霧的液晶模塊,潮濕環境下顯示不受影響。北京6.0寸模組量大從優
全息屏模組通過衍射光學元件(DOE)+ 激光光源實現真三維顯示,無需佩戴眼鏡即可觀察到懸浮于空中的立體影像。以 180° 全息模組為例,其利用菲涅爾透鏡陣列對激光束進行相位調制,在空間中形成干涉條紋,重建物體三維光場。技術關鍵點在于波長一致性:需采用單縱模半導體激光器(線寬<1MHz),確保紅綠藍三色光相位差<λ/4,避免色彩串擾。在展覽展示領域,360° 全息金字塔模組可將 10cm3 的文物模型放大至 1m3 立體影像,觀眾可從任意角度觀察細節,互動體驗感較傳統平面屏提升 80%。韶關2.5寸模組廠家現貨易調試的液晶模塊,降低開發難度。
戶外顯示屏模組需突破強光下可視性與極端氣候防護雙重挑戰。以 P3 戶外模組為例,其 LED 燈珠采用全彩共陰技術,亮度可達 5000nits(是普通室內屏的 10 倍),配合 AG 防眩光玻璃,在正午陽光下仍能保持≥3000:1 對比度。結構設計上,模組采用 IP68 級防水膠條與雙腔體密封工藝,可承受 1.5 米水深浸泡與 12 級臺風沖擊。在智能交通領域,高速公路 LED 誘導屏模組通過 - 40℃至 85℃寬溫測試,搭載自動亮度調節傳感器,根據環境光強實時調整輸出功率,年功耗較傳統屏降低 65%。
透明屏模組以ITO 納米涂層玻璃 + 分布式 LED 燈條為重要結構,通過鏤空設計實現 60%-85% 的透光率,顛覆傳統顯示屏的 “遮擋式” 展示邏輯。在零售場景中,3mm 厚度的透明屏模組可直接嵌入櫥窗玻璃,播放動態廣告的同時不影響店內采光,配合 AR 試妝、虛擬導購等交互功能,使客流量提升 30% 以上。博物館應用中,270° 環繞透明屏模組結合全息投影,可將文物以懸浮態立體呈現,觀眾透過玻璃即可觀察文物 360° 細節,較傳統展柜展示效率提升 5 倍。技術關鍵點在于像素隱形技術:通過 0.2mm 超窄燈條間距與光學鍍膜,使點亮時像素無縫銜接,熄滅時完全隱形于玻璃背景。低噪聲的液晶模塊,運行時不會產生干擾噪音。
當前,手機屏顯示模組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全球范圍內,韓國的三星和 LG 在 OLED 顯示模組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憑借其先進的技術和大規模的生產能力,為眾多高級手機品牌提供質優的顯示模組。在 LCD 顯示模組方面,中國臺灣地區的友達光電、群創光電等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同時,中國大陸的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企業近年來也發展迅速,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逐漸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各廠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成本,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支持 3D 顯示的液晶模塊,帶來沉浸式體驗。茂名信利模組供應
顯示模組支持雙屏顯示,滿足多任務操作需求。北京6.0寸模組量大從優
智能化是顯示模組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未來的顯示模組將不只是一個圖像顯示部件,還將具備一定的智能感知和處理能力。例如,通過集成環境光傳感器、接近傳感器等,顯示模組能夠根據周圍環境的光線強度和用戶的使用狀態,自動調節屏幕亮度、對比度等參數,提供更加舒適的視覺體驗。同時,顯示模組還可能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實現圖像識別、智能交互等功能。比如,通過識別用戶的手勢或面部表情,實現更加便捷的操作控制。智能化的發展將使顯示模組在手機及其他電子設備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提升設備的整體智能化水平。北京6.0寸模組量大從優